修改论文的重要性(二)
三、修改是进步写作才能的重要途径
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写作才能的熬炼和归纳才能的练习。要提高写作才能,既要多写,更要多改。古人说:“善作不如善改”,“文章是改出来的”。有不少大学生思路灵敏,写东西也比拟快,可是由于不注重文章的修改,揣摩较少,写成的文章往往布局比拟松懈,词句重复罗唆,错别字也较多,因而写作水平进步不快。应该把修改看作是写作进程的一个重要期间。学习怎样修改文章,也是写作的一种根本练习,并且是更有用的练习。鲁迅把领会“不应该那么写”——即修改初稿的办法,称为是“极为有利的学习办法”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会不会写文章,可以用会不会修改来衡量。只要到了会写也会改的时分,才可以说具有必定的写作水平和才能。正如契河夫所说:“写得好的身手,就是删掉写得欠好的当地的身手”。颠末修改论文,可以进一步进步遣词造句,布局文章的才能和逻辑推理的功夫。
修改论文,也是培育谨慎的治学情绪和杰出学风的需求。写文章是给他人看的,会对社会发生必定的影响。因而,作者必须抱着对读者对社会的高度负责精力细心修改论文。细心修改论文,严格把关,这是一种谨慎的科学情绪和治学情绪。鲁迅说过:“写完后至少看两遍,极力将可有可无的字、句、段删去,毫不惋惜。”他劝他人修改文章,他本人的文章也常常是重复修改的。他的闻名散文《藤野先生》,修改的当地有160—170处,《《坟》的题记》全文只要1000多字,改动也有百处之多。无产阶级的革新导师在修改他们的著作时,更是精雕细镂。马克思在《资本论》第一卷写完后,自始至终作了修改。后来的德文第二版和法文译著,他又分别作了修改。他写《资本论》长达40年,其中颠末屡次修改,如今的前二卷的前一局部原稿,光保管下来的就有8种之多。保尔·拉法格在《忆马克思》一书中说:马克思“绝不出书一本没有颠末他细心加工和细心揣摩的著作。他不能忍耐他未完结的东西公之群众的这种思维。要把他没有做最终校对的手稿给他人看,对他是最苦楚的工作。……有一天他对我说,他宁可把本人的手稿烧掉,也不肯半生不熟地留传于死后。”这种对社会的高度负责精力,值得咱们学习。咱们可以从马克思这种高度负责的精力罗致无量的力气。